:15971443349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中医资讯

带状疱疹后遗症的针刀联合药物物 12 例报告

作者:龙老师 点击:3577 时间:2022-04-18

 刘声君      刘学     刘声国    金从萍    刘育云 

北京汉章针刀医学研究院湖北学术部副秘书长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刘声君内科诊所 副主任医师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医院             曾都区 北郊卫生院 

曾都区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


     【摘要】目的:带状疱疹后遗症针刀联合药物后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 12 例不同年龄,不同部位带状疱疹后遗症患者分2组,一组纯针刀,6例取得较好效果。二组针刀加药物联合,6例使用针刀效果不佳者随联合药物后取得显著效果。结果:单纯轻症带状疮疹常规中西药,针灸,针刀一周内治愈达80%。免疫力低下合并基础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其它代谢性疾病可导致带状疱疹后遗症,笔者从 2018 年收治 372例带状疱疹患者中分析得出:小年龄2岁,年龄83岁,发病部位腰部占50%,胸部占25%,头颈部占10%,上肢下肢占20%,阴部其它部位占5%。后遗症好发部位头部占50%,胸腰部 30%,其它部位20%。笔者重点对带状疱疹后遗症针刀联合药物临床疗效给予总结,并提出早联合,早用药以减少患者痛苦和减轻经济负担予以推广。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症 针刀疗法 药物联合疗法

        带状疱疹是带状疱疹病毒浸犯人体一个区域神经及该神经所支配的皮肤软组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皮肤呈单个或多个疱疹融合成带状以疼痛为主,痒为辅的一类疾病,疼痛呈闪电状,针刺样表现。带状疱疹后遗症主要表现为局部以疼痛为主如刀割样,针刺样,闪电样。疼痛迁延不愈,生不如死。皮肤可有疤痕,色素沉着,或流黄水,或完好无损,疼痛可持续半年,5至10年不等。

1.1临床资料

     12例带状疱疹后遗症患者,10例前期都因不同部位带状疱疹来我处就诊,年龄82 岁, 48岁,有基础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6例,5年内发病2次以上3例。头部发病5例,胸腰部发病3例,上肢下肢发病2例,阴部发病2例。疼痛均以闪电样,针刺样焦痛,后遗症患者或伴有刀割样刺痛。节律有持续性,有间隙性疼痛。皮肤呈水泡状,红色丘疹样融为一团沿神经走行分布。皮肤触摸呈板壮疆硬,梅花针点刺象在橡皮上扎针,拨罐有淡黄色血水流出。

愈后局部皮肤色素沉着,呈浅黑色,破溃皮肤有结痂,皮下组织有部分粘连,疤痕。以间隙性,迁延性疼痛为主。部分病人有丧失生活信心,吃不香,睡不着,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消瘦,查体血压不稳定,心率不齐,头晕伴其它临床表现。2 例外地就诊后寻我处治后遗症。

1.2 诊断标准

      带状疱疹《内科学》《皮肤病学》对起因,病理,定义都有明确阐述,患者主要因自身免疫力下降,或接触吃了过多刺激性食品,如牛肉,虾,蟹等,导致原已痊愈的水豆病毒,从脊髓神经根重新复出,选择性的攻击一定区域的神经皮肤,损伤神经元脱鞘疼痛反应,皮肤水泡样炎症反应。后遗症主要是受损的神经过重而一时得不到修复,加上局部皮肤肌肉筋膜的炎症粘连,疤痕,对神经血管的卡压,而缺血,缺氧得不得有效恢复。患者病史结合临床表现便可确诊。

1.3方法

      单纯带状疱疹,常规抗病毒药物外用,口服,输液。中草药外敷,内服,注意休息,不吃辛辣刺激食物,一般3至7天可痊愈。重症带状疱疹伴有基础性疾病和抵抗力低下,以及后遗症忠者:(1)药物疗法,及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05克加入0.9%氯化钠液体静滴,每分 60 滴。炎症较大者可联用药物,如青霉素,头孢类或克林霉素静滴。电解质紊乱还应补足电解质。并控制好血压,血糖,纠正心率不齐及对症。后遗症患者应在抗病毒基础上使用营养修复神经类药物,减轻神经水肿类药物,如 vB1、100mg,vB12、500mg肌注7天一疗程,能量,20%甘露醇静滴。(2)针刀,针刀对受损的神经皮肤可采取局部通透松解,二级受损肌肉起始点,三级相对应脊神经外口有放电。(3)针刀加药物灌注,对以上还不理想者,可用针刀通透松解同时灌注臭氧,当归,利多卡因。

1.4疗效评价指标

      12例后遗症患者,疼痛以夜间疼次数减少,减轻为好转标准,10例患者通过药物7天,联合针刀松解1至3次基本好转痊愈。2例患者在药物和针刀不佳情况下,采取针刀加药物局部灌注3 次好转痊愈。

2、结果

      带状疱疹后遗症患者,近几年笔者较多,有些患者从周边地区慕名而来,主要是患者在当地花了很多钱,用了很多方法都不能解决患者疼痛问题,导致患者乱求医,甚至把一身肉疼瘦完了,好多患者有绝望念头,外地患者都有半年以上病史,严重影响了病人生活质量,加重患者经济负担。建议对带状疱疹 后遗症患者,在药物同时,应尽早采取针刀或药物灌注。


参考文献:

【1】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311一315

【2】陆开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第七饭。2017年。

【3】朱汉章、柳百智《针刀的临床诊断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4】庞继光《针刀基础与临床》〈M),深圳海天出版社。

图片


版权声明   

 1、本文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用。

 2、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15971443349 龙老师